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书推荐丨《心理咨询师》,一部深度打造的治愈系心理小说
欧文•d.亚隆在《当尼采哭泣》中写道,一个新的自我,必须建筑在他旧时生命的灰烬之上。
不同于《当尼采哭泣》以心理名医与哲学大师为主线,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新书《心理咨询师》是作者潜心收集10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经艺术加工而成的致敬大师之作。写的是一群从事或致力于心理工作的普通人,他们对工作的热忱与探索,生活中的种种烦忧,他们的喜乐悲欢、情感纠葛、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痛,以及在自助助人工作中和求助者共同成长,从反省到思悟、从创伤到痊愈的过程。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有缺陷,不完美,如果说有所不同,那便是在心理工作中升起对生命的思考与叩问,对人性的探寻与升华。
书中那些案例,都让你看到自己的原型,你不在场外,你就在其中!
内容简介
破除心灵障碍,是一生都要修习的功课。
《心理咨询师》是一部以心理咨询行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将诸多心理知识放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中,女主人公岑晓稚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你和我,带读者在心理咨询这个陌生而神秘的行业,去寻找答案。
精彩试读
多动症(节选)
她徘徊在医院的走廊,不知道该怎么办。
走廊里已经没有人,墙上挂的大屏幕在放心理健康小知识,屏幕里专家的声音很响,他在讲抑郁症的形成和发病,她想会不会讲到多动症呢?她盯着专家在长椅上坐下来,眼睛一动不动。专家还没说完抑郁症,心理科的年轻医生出来了,他已经脱掉白大褂,穿着衬衫、牛仔裤,砰地关上门,昂首踏步朝走廊另一头走去。护工过来清扫地面,小护士哼着歌随手关掉大屏幕,“咔嚓”一声黑屏了,讲抑郁症的专家消失不见。
寂静的长廊空无一人,只有墙上的时钟在嘀嘀嗒嗒地走着。时间不对,她要回去做饭,饭后小宇还要去补习,她三步并两步急急忙忙跑下楼去。
晚上,岑晓稚在网上查看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可那些冗繁的专业名词让她头涨。她叹口气合上电脑,去给小宇热牛奶。
她端着牛奶在门前站住,小宇弓着背趴在桌上做题,灯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个佝偻的小老头,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想到那个心理热线电话,章达成在电话里对她说:“要看到问题产生的压力源在哪里,孩子的内心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导致他的行为外化,这些都需要评估。孩子出状况,带出的往往是家庭问题。”
家庭问题,这话她听懂了。
他又说:“你们夫妻关系怎么样?孩子开学前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你们是不是有吵架?这些都不能忽视。”
他的声音平和自然,在岑晓稚听来,平和下面分明藏着锐利的小尾巴,这人是不是会读心术?面对他一连串的提问,她无言以对。
确实,在小宇开学前,她和韦凯峰之间发生了一桩事,一桩结婚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事件。难道这件事影响到了小宇?她的心揪紧了,不敢往下想。
星期六傍晚,韦凯峰从公司加班回来,进门仍在打电话,估计又是哪个难缠的客户,一直打到他对着电话再三保证就差点头哈腰了才挂断。韦凯峰扔下手机,一米八的个子嘭地倒在沙发上,四仰八叉,摆出一副葛优躺的样子。
小宇从房间溜出来,手里拿着一只苹果凑到他跟前。“爸,我给你做个试验。”他把苹果递到韦凯峰鼻子底下,“你闻闻香不香?”
韦凯峰看看他说:“搞什么鬼,你的作业做完啦?今天表现怎么样?”
“哎呀,别说话,听我的指导,”小宇爬过来合上他的眼睛,像模像样地说,“现在不许动,躺好。就这样,对,做三次深呼吸。嗯,嗯,你想象苹果就在你鼻子下面,是不是很香?嗯,嗯,你接着想象我切开了苹果,再闻闻,是不是更香?”
韦凯峰吸了吸鼻子。
“嗯,你现在嘴巴里有没有唾液?你再想象张开嘴咬了一口,再咬一口,是不是酸酸甜甜……”
韦凯峰闭着眼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喉结滑动,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欧耶!”小宇扔下苹果跳起来,叫喊着,“妈妈,你快来看,来看啊,老爸被我催眠啦,哈哈哈!”
“小宇,你在干什么?”岑晓稚正在阳台忙着,两手沾着肥皂泡。
“我把老爸催眠啦,妈——”小宇跑过去对岑晓稚说。
后记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多年前的某个秋日,我在临街一家书店买了两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一本是心理治疗大师欧文·d.亚隆写的心理推理小说《当尼采哭泣》,书中富含哲理的精彩对话吸引了我。另一本是《荣格心理学》,封面有荣格先生的头像,老人手提烟斗,嘴角含笑,眼神睿智。
多年后我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并开始着手写这部小说。
当时写得很艰难,既要平衡长篇小说的架构与布局,又要考虑心理方面的内容规范,多次修改,反复增删,拖了好久,一度想放弃。说来有意思,每当我浏览书架上林林总总的书,总能看到最早启蒙我的两本,特别是那本有荣格先生头像的,封面上老人深邃而坚定的目光似乎在对我说:“孩子,不要质疑,你可以的。”
我的内心又会升起力量和信心来。
当然,不同于《当尼采哭泣》以心理名医与哲学大师为主线,这部小说主要写的是一群从事或致力于心理工作的普通人,他们对工作的热忱与求知,生活中的种种烦忧,他们的喜乐悲欢、情感纠葛、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痛,以及在自助助人工作中和求助者共同成长,从反省到思悟、从创伤到痊愈的过程。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有缺陷,不完美,如果说有所不同,那便是在心理工作中升起对生命的思考与叩问,对人性的探寻与深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小说纯属虚构,书中出现的人物、个案及相关信息、论述、观点等均出于小说文本的文学艺术化创作,至于个案的处理及种种治疗方法,也是遵循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塑造所需而编造的,请不要轻易模仿,以免产生不适。
当前物质水平飞速发展,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来临了,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心理疗愈时代的到来。有一句名言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在心理治疗领域,也可以说一千个病人有一千种治疗方案。从事心理工作多年,见证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小说中所描写的大量案例,旨在让更多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并对社会上有心理问题的人给予理解和包容。毕竟人活在世上,没有谁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是在提醒要面对或修正什么,而疗愈则代表着一个人自性的突破和成长。一个时代的苦难者,往往也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
既然尼采都在哭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微笑呢?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