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书推荐|《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融媒体双语本)》:追寻中国音乐发展的足迹和心迹
● 《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融媒体双语本)》以纸质图书加中英文双语融媒体电子书的形式,用30多万文字、700余幅精美图片、80多条珍贵音频,依“三重证据法”,对考古出土的乐器、陶俑、器物,以及存世乐器、壁画、绘画、雕塑、书籍等进行深入研究和精美展示,从音乐图像学的角度别开生面地系统梳理、生动阐释了辉煌灿烂的中国音乐史。
● 全书分三卷:上卷“神奇的音乐世界”讲述了从远古到秦汉的音乐史;中卷“艺术的觉醒”讲述了三国魏晋六朝隋唐的音乐史;下卷“从宫廷到市井”阐述了晚唐五代宋元明清的音乐多变与新发展。
● 本书将音乐图像学与音乐考古学、音乐史学、民俗音乐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探索可听音乐史。书中发表了大量考古出土乐器和著名音乐家演奏的作品,其中很多音频为首次发表。读者使用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或点击电子书相应条目,就可在看书的同时听到来自远古乐器的美妙之音。
作者介绍:
吴钊,1935年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音乐史家、古琴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第一批代表性传承人。主要著述有《中国音乐史略》《古乐寻幽:吴钊音乐学文集》《中国古琴珍萃》《琴曲集成》《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古琴基础教程》《绝世清音》以及古琴演奏专集《忆故人》《汉宫秋月》《山居吟》等。主编的《中国古琴珍萃(增订版)》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著作《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媒体、名人评论
吴钊先生的《中国音乐史·图典版》是一部流动的中国音乐史。这本书无论是学术的深度,还是对中国音乐文明认知的深度,以及前沿而通俗的学术表达,都体现了他深厚的学术积累,也为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加强学术的通俗传播,树立了一个示范性榜样。
王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副部长)
这部著作是一部集史学、图像学、考古学、文化学、美学、律学和民族音乐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活”的音乐文化史巨作,它不但对中国音乐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史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次炤
(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音乐史·图典版》选题有重大价值,作者是业界权威,内容有真实创新,出版方特别给力,是一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
郝振省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
音乐史工作者几十年来都在孜孜不倦地让音乐史成为有声的音乐史。吴钊先生的这本书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音乐史没有音乐的状态,而且图文质量上乘,可以说是一部有声有色的音乐史。
这是深谙中国音乐之道的高人写的音乐史,加上精美的图文,精致的声音和丰富的史料,给读者呈现了多维立体的中国音乐史面貌。
宋瑾
(中国音乐美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音乐文明之源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的东部,黄河、长江横贯东西。以黄河中游的中原腹地和长江中游平原为中心,其西北部隔戈壁沙漠与中亚大陆相连;北部与寒冷的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相接;东部沿海地区与朝鲜半岛为邻,隔海则与日本列岛相望;岭南一带与炎热的中南半岛接壤,隔海又与爪哇、苏门答腊等南太平洋列岛相望;东南台湾则与菲律宾列岛相对;西南经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与印度、巴基斯坦相连。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音乐文化自古就兼有海洋与大陆两种文化特性。他们的交流融合与创造发展,对中华音乐文明的形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事实证明,大约在几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神州大地已有人类过着以狩猎采集为生的艰苦生活,不过由于年代过于遥远,已难以完全说清。只有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死后所撒红色粉末和古书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片段记载,或许还能使我们隐约想到那种粗野放纵、如火如荼的原始祭祀与图腾歌舞的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简略,不便作过多的猜测。
大约从一万多年前起,神州南北各地的各原始氏族或先或后都转入以畜牧或农耕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新石器时代。其中,向东汇入大海的黄河和长江这两条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于农耕而发展较快。人们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农作物的播种、成长、收获与风雨、节气关系甚大,而风雨节气又与日月星辰的变化及某些图腾动物的出没、鸣叫有关。人们对这些现象不好解释,只好归之于神在起作用。在原始人看来,天地节气,日月星辰主宰着人间的生机,而图腾动物的出没、鸣叫则是神的象征与意志的反映。人们为了体现神的存在,求得神的保护,往往采用与图腾有关的动物或植物的机体,或生活劳动中常用的某些特殊器物,作为种种能发声的法器,在祭祀时使用。这类法器就是原始的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所唱的歌、跳的舞,就是原始的音乐与舞蹈。它们成为人与神交往的媒介与双方意志及愿望的反映。独立意义的作为艺术的音乐与舞蹈在当时和整个上古时代是不存在的。那时所谓的音乐与舞蹈不过是整个巫术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就是用声音与动作所体现的巫术。《吕氏春秋》等书把音乐说成是天地、阴阳的谐和与调节,其原因似乎就在这里。这种天地神人的交相辉映和最终艺术与人的胜利,构成了整个上古音乐的重要特色。